学国学——《大学》(二)
曾子的学生把老师阐释的"大学之道"记录下来,编成书本。其实在当年,这本书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,学者们只把它收在《礼记》中。一直到唐朝,《大学》才受到了著名大学者韩愈的极为推崇。及至宋代,朱熹还把它定为“四书”的第一部书,并特意为《大学》。《大学》这本书才成为
曾子的学生把老师阐释的"大学之道"记录下来,编成书本。其实在当年,这本书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,学者们只把它收在《礼记》中。一直到唐朝,《大学》才受到了著名大学者韩愈的极为推崇。及至宋代,朱熹还把它定为“四书”的第一部书,并特意为《大学》。《大学》这本书才成为
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、快节奏的社会,谈起“儒家思想何以成为中国的主流”,你是不是会心一笑?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似乎有点老生常谈、遥远得像古董一样?但其实不然,儒家思想就像那位穿越千年的“老朋友”,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、价值观和社会结构。今天,我就跟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传统典籍与史书记载,旨在人文科普,不传播封建迷信,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。本文资料来源:《论语》、《礼记·曲礼》、《大学》、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古代家训集成》图片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择善而从,这一成语源自《论语述而》,它简洁而深邃。它教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应有一双慧眼,识别并追随那些美好的品行与道义。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一种智慧,指引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翻开近五年新高考作文题,像在翻一本成长手册。2020年“如何为自己画好像”,是少年的自我审视;2021年“可为与有为”,是青年对责任的思考;2022年“选择创造未来”,是与时代同频的奋进;2023年“创新治理”,有了更开阔的全球视野;2024年“探索、人与AI
一、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。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中,官员处于金字塔的上层,社会地位尊崇,他们都享有特殊的礼仪待遇和社会尊重,其言行举止备受关注。例如,官员出行有专门的仪仗,平民见到官员需要行礼,甚至跪拜。只要一人为官,就能封妻荫子,光宗耀祖,彰显家族荣耀。
记得几年前,刚面试的时候,总是会准备一堆技巧,虽然都没有使用上,但每次之前还是会在脑中模拟多次。